美美女下面被cao爽_免费任我爽橹视频在线观看_2000xxxx影院_国产精品恋恋影视

土地會:傳說農歷二月初二日是土地菩薩生日。二月初一晚,有些求子心切的人家,便帶著香燭、豬頭三牲及給土地公公、土地婆婆做的披風,到土地廟去給土地菩薩”暖壽”,以求保佑得子。初二這天,城鄉居民紛紛帶上祭品、香燭,有的還帶了燈籠到土地廟去祭祀土地神,求土地菩薩保佑人口平安、五谷豐登。晚上,土地廟前掛起一串串民眾敬獻的燈籠。這時,由一群男童(稱”送燈寶子”)摘下燈籠送到求子人家。此后,若求子人家得子,便在次年二月二日到土地廟還燈。建國后,土地廟逐漸被拆,土地會亦隨之消失。
三茅宮廟會:農歷三月十八日是灣頭三茅宮廟會。三月十七日晚,便有平時有病有事燒香求保佑的農民,穿著大紅衣裳,帶上供品和香燭,到廟中去給三茅菩薩”暖壽”。十八日的廟會由各會館輪流主辦。每逢出會,前面大銅鑼開道,接著是豎長方形的彩色旌旗在兩旁,大號走在中間;跟著由邊跳躍邊前進的馬披開道,尾隨其后的是人抬的大香爐,供人們向里投香,香爐后由大、小班子喝道,后面跟著三茅菩薩神駕,神駕后跟著青、黃兩條龍燈,隨后是都天菩薩、瘟神、財神塑像,香客和秋千架、舞獅、挑花擔、蕩湖船、河蚌舞、踩高蹺等雜耍隊伍,還有各班鑼鼓尾隨其后。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嚴橋三茅宮出發,直到灣頭鎮東岳廟。一路上,每遇群眾放鞭炮迎接,三茅神駕及各菩薩塑像都要停駕駐足,接受各界人士的焚香叩拜,各種雜耍隊伍要停下表演獻技,各班鑼鼓也要打出諸般曲牌。三月十八這天,還有不少賣各種吃食、諸般農具、各樣兒童玩具的小商販和各色江湖雜耍班子,集聚在三茅宮附近和灣頭鎮上,給廟會增添了幾分商業氣氛和幾處玩耍場所。1985年,三茅宮被拆除,廟會停止,但農具物資交流會卻沿襲了下來,只因其他交通不便,便將會址移到公路邊的田莊。后因買賣人多,妨礙公路交通,1985年又將會址移到灣頭鎮,會名叫”揚州市灣頭鎮物資交流大會”,但群眾習慣,仍有稱其為”三茅宮廟會”的。
觀音山香會:觀音山香會起源于明代,興旺于清代。據農歷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,這天 觀音山香火最為旺。亦為揚州最盛的廟香會。屆時,北起濱海,南到蘇南乃至滬皖等地香客,亦陸續趕來進香。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,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里燒頭香。所有的進香者都身穿清潔的青色衣褲,膝綁草紙等軟物,肩背寫有”朝山進香”字樣的黃色香袋,手持紅色小木凳,東路從長春橋,南路自五亭橋,西自司徒廟,西南路自念泗橋,擁向觀音山。亦有乘船直抵平山堂腳下的。不管從哪條路來,所有香客都按先來后到自行成排的用小木凳做拜墊,三步一磕頭,直磕到山門或廟門,再進香燭敬香,躬身跪拜。敬過正香,有的給佛前長明燈施舍燈油,有的獻長幡,有的獻幔帳,有的給觀音佛像獻披風。也有給僧人獻素果、糕點等食品的,謂之”結緣”。然后到天王殿外”梵天寺去燒香,以敬寺外諸方神靈,最后買上一束茴香草帶回,以”還鄉得福”。再步行或乘船離去。這一天,有時還舉行廟會(不是每年都有)。廟會這天,從城鄉各方抬來的、內有觀音塑像的神往觀音山,轎前由四面大銅鑼助威,再由瘋狂跳躍的馬披前香客隊伍尾隨神橋之后。逢廟停轎燒香”告廟”;遇橋鳴放鞭炮”報橋”,逶迤數里,緩緩行至觀音山。每逢香會期,觀音山乃至平山堂下的東西路邊,遍搭布帳、涼棚,晝夜出售香燭、茶水、食品和小玩具,還有測字、相面及各種江湖雜耍人等夾雜其中,一時繁華喧鬧,盛于城內店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切實執行,每逢六月十九日這一天,前往觀音山的香客和游人都在5萬人以上。據有關部門統計,1989年這年的香會期,出入觀音寺廟門的人達15萬之多。
東岳廟會:舊時揚州城里的東岳廟有兩座:一在今師附中對面巷內,一在灣子街。農歷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岳廟會(舊城,后移新城)。出會前一天即進行排衙(彩排),二十八中午,隨著三聲炮響,東岳廟鐘鼓齊鳴,16個人抬著東岳菩薩起駕。前面由兩面大銅鑼和兩支長號引路,金瓜斧鉞開道,引行,香燭和民族器樂隊伴隨,左右有判官和四值功曹扶衛,后面有各方抬來的彩亭和龍燈、湖船、高蹺等雜耍隊伍隨巡行城里各主要街道。沿途有各方搭的轅門神臺,供神駕一路上,群眾焚香叩拜,鞭炮樂聲不停,雜耍此起彼伏,街邊游人。直到夜晚,方燃起燈籠火把回廟。此廟會解放后絕跡。

 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